今年以来,黑龙江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相关要求,以哈尔滨新区为试点全面推行以“共享即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起“一张清单管理、一个共享新机制、一套监管新模式、一批创新案例”工作格局,有效发挥了信用在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方面的基础支撑作用,为助力龙江“放管服”改革提速增效,优化营商环境插上了腾飞翅膀,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一张清单管理,即行政审批信用承诺事项清单
黑龙江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指导性文件《关于在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全面推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共享即惩戒”的若干措施》,对哈尔滨新区具有行政审批权的487事项中认真梳理总结,形成首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59项),经合法性审查通过后在新区网站对外公布。结合清单事项制定信用承诺书样本,为新区市场主体自主承诺提供了依据。在信用承诺制的实施中向市场主体告知全流程及违反承诺的法律后果,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并按照标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对因非不可抗力产生的失信违诺信息将依约进行共享。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为例,传统审批模式下,新办卫生许可需经过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出证等环节需1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许可证,实行告知承诺制模式后,企业提交承诺书后即可免于现场核查,当日便能取得许可证。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模式,目前,已有92家企业通过“共享即惩戒”的模式受益,极大的提升了企业获得感。通过告知承诺最大幅度减少企业的申报材料,精简申报环节,有效提高了行政许可审批效率。通过增加政府靠前服务的内容,倒逼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机制的建立运行,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一个共享新机制,即“共享即惩戒”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哈尔滨新区审批监督执法一体化平台同步进行改造和技术对接,在信用中国(黑龙江)网站专门开辟哈尔滨新区市场主体承诺专栏。通过公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等信用信息,并交换共享至至哈尔滨新区各部门,为实施信用监管提供依据。黑龙江冠卓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是哈尔滨新区第一家通过自主承诺完成审核的检测机构,总经理张敬轩感慨到“以前企业进行资质认证,要经过受理、现场审核、审批、出证等环节,需要一个月左右,实行告知承诺制以后,企业提交承诺书即可免于现场核查,专家网上审核企业提交的材料后,在规定时间内到企业复核,通过即可营业,一周左右就完成了。审批效率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更诚信更自律,承诺的必须百分百做到”。通过承诺公开共享的形式,在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架起互信互认的桥梁,让市场主体办事更加便利,成本更加节约,有效激发市场活跃度。
三、构建一套监管新模式,即“共享即惩戒”的信用联动监管模式
构建以共享为原则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失信约束机制,加强市场主体履约守信的自觉性,引导其守法经营,使“问题企业”暴露在阳光下,进一步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管的社会共治新格局。哈尔滨新区行政监管部门在行政审批部门作出准予行政审批决定或核准意见后,通过信息共享获得审批具体情况后,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的职责。在审查、后续监管中发现申请人、被审批人作出不实承诺或者违反承诺的,相关情况作为失信信息纳入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入市场主体名下并予以公开,并对该市场主体在一定年限内不再适用信用承诺的审批方式。通过“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新型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及服务意识,实现了政府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全程服务”转变。
四、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案例,即创新实践案例
“共享即惩戒”是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和哈尔滨新区管委会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形成的创新实践案例。案例经黑龙江省自贸办按照“首创性、已实施、效果好、可复制”原则优选、论证、审核评估,并经自贸试验区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首批10项省级创新案例之一对外发布。制度创新作为推进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引擎,将继续承担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通过总结推广复制一批新的创新实践案例,引领黑龙江“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