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法官,我欠庄某的钱已经凑齐了,现在就全部还清,请您将我从失信名单中删除,否则我的公务员考试资格审查过不关,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近日,赵某因报考公务员受限,非常着急地联系法官,并立即到江西省会昌县人民法院履行完还款义务。
据了解,2019年3月,赵某因购车缺乏资金,向庄某借款5万元,双方口头约定半年后还款。但到期后,赵某迟迟未还款,庄某多次催要均无果后诉至法院。但判决生效后赵某依然不履行还款义务,庄某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依法将赵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仅在全县予以曝光,而且同步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
近期,赵某正准备公务员考试,通过认真阅读公告内容,了解到失信惩戒对象不得报考,便想方设法把这5万块钱凑齐来履行义务。至此,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圆满执结。
当前,我国正在全力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绝非说说而已,也不是毫无杀伤力的“稻草人”,而是已经起效,越来越多的失信者正在付出代价。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只是第一步,关键是通过法治规束,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深入人心。在让失信者吃苦头的同时,也让守信者尝到甜头,通过惩恶扬善的动态机制,全力涵养“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