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信用佳木斯>>郊区>>信用动态
为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进程,6日,郊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验合作框架签约仪式,并举办低温冷凉区保护性耕作培训班。
长期以来传统的裸地栽培模式导致土壤流失退化、黑土耕层变薄、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德邦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郊区人民政府、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围绕大力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恢复东北黑土地的宗旨,经过多方务实沟通、交流、协商,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决定在郊区设立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基地。
为了让黑土地尽快“肥”起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郊区政府将按照四方协议内容,做好跟踪服务,通过5年连续试验示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比例,让“梨树模式”在郊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崔明星表示,首批进行5公顷试验田试种,针对佳木斯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种植特性研发改良了“条耕技术”,希望在郊区的玉米种植上进行示范推广,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同时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