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信用佳木斯>>郊区>>信用动态
郊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把换届工作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契机,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截至9月22日,11个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完成,789名乡镇党代表认真行使民主权利,共选举产生乡镇党委委员88名,纪委委员49名,乡镇“两委”领导班子学历年龄结构实现“一升一降”,为全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统筹谋划到位。区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中央及省市关于乡镇换届会议精神,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统筹安排部署全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组织架构到位。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个一”制度,即1名区级党员领导联系乡镇、1名组工干部指导乡镇、1个纪律督导组督导乡镇。乡镇同步成立换届工作小组,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机制建立到位。精心制定《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施方案》、代表资格联审、应急处置等6项制度,倒排工期列出任务、时间、责任三清单,建立重点工作日报、常规工作周报的联络制度,形成联动合力。
聚焦年龄结构,务实高效配强班子。全区11个乡镇党政正职中,配备35岁以下干部7名,女干部3名;乡镇党政班子中,35岁以下干部60名,其中30岁以下17名,配备女干部58名。整体调配后,乡镇党政班子均达到省、市换届关于领导班子的结构性要求,整体素质更优、结构比例更合理。聚焦用人渠道,统筹配备“五方面人员”。积极拓宽选人视野和用人渠道,采取综合素质评价和择优比选相结合的方式,选拔29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激励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热情。聚焦换届氛围,时刻掌握思想动态。开展干部进退留转谈心谈话,区委书记与乡镇党委书记个别谈话,组织部长与党政正职逐一谈话;乡镇党委书记在换届前后两个阶段,与班子成员开展重点谈话,认真听取未提名、岗位被调整的干部意见建议,实时掌握思想动态、凝心聚力。
包保常委领导负责。区委常委充分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常态化下基层、“学思践悟办实事 奋发有为开新局”等主题实践定期下沉乡镇指导换届工作,将矛盾解决在一线。考察组考核监督。成立5支换届考察组,对新一届班子提名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严把“三龄两历一身份”,深入考察人选现实表现,同步征求纪委监委等部门意见,坚决防止“带病提名”。组织部业务指导。在省市培训基础上,及时跟进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安排业务骨干组织4次全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培训,明确工作纪律、工作流程、工作程序,让“关键人”成为“明白人”,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资格审查关。制定乡镇党代表人选资格联审工作机制,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联合10家单位对推荐人选逐一过筛,明确提出政治上有问题、身份弄虚作假等负面清单,高质量完成人选资格审核。人员结构关。严控党代会代表名额,注重推荐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人员,优先从优秀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中推选,全区乡镇党代表中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比超过50%。选举程序关。迅速研究部署选举流程、选举单位划分、名额分配、资格条件、质量把关等5大类问题,排定时间表、议程表、任务表“三表”,严格按照推荐人选、初步人选、预备人选“三步走”开展工作,做到资格条件公开、选举程序公开、人选承诺公开、选举结果公开。
注重严肃纪律。严格落实中央“十严禁”换届纪律要求,成立4个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组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换届考察组成员等签订《承诺书》300余份,构建电话、电子邮箱、来访和举报箱“四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注重舆情监测。制定换届舆情应急管控工作预案,通过郊区三大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换届相关政策,认真回应群众合理诉求,所有乡镇换届选举均未发生有关舆情事件。注重应急处置。制定乡镇党委换届应急处置方案,成立由纪委监委及组织、宣传、政法、公安、信访、卫健等部门组成的乡镇换届应急处置协调工作小组,建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通报、第一时间介入等工作机制,有效防范、掌控和处置乡镇换届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