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信用佳木斯>>桦川县>>信用动态
为深入推进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聚焦全县重点突破性工作,着力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推动全县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增长才干,全面提高机关干部适应新时代、贯彻新理念、创造新业绩的能力,近日起,县能力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桦川印象》开设“发展争鸣”专栏,推送全县各单位主要领导的署名文章。

桦川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自成立以来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工作标准,坚持“一切围绕群众转、一切围绕企业干”服务宗旨,创新三“新”工作理念,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助力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新能力”,为民服务有高招
一是以作风提能力。结合全县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五学”促“五心”系列活动、业务大讲堂、岗位大练兵等活动;常态化“三访”“两谈”“一会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伴您走流程”活动,找痛点、疏堵点,找准群众最盼、最急的问题。通过“组合拳”解决群众办事“疑难杂症”。二是以作风优服务。打造帮办团队,提升服务温度。指导政务服务中心在“适老”建设上配套服务机制、完善服务设施、开通绿色通道等。“一对一”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暖心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为办事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全面落实“大厅之外无审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新风向”,为企服务显神通
一是聆听企业心声。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不可缺少。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深入推进“跟踪式、管家式、引导式”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领导包保+项目专班+首席服务员”机制。在项目服务保障过程中,营商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召开会商会办,真正了解项目“所需所求”,为企业代帮办25次,为项目解决问题15个。严格按照《桦川县关心关爱企业家18条措施》《桦川县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服务企业60条)》为企业全方位、全角度、全周期服务。二是破解企业难题。认真落实“五细”要求,强化服务意识,常态化推进“走千企访万户”工作,1796名企业专员全覆盖走访我县10168家企业,并将梳理成册的惠企政策送到企业手中。通过处级领导走访联系包联重点企业工作,深入企业一线,掌握企业基本生产情况,为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18.37亿元,减免税费1.976亿元,提供稳岗就业补贴107.35万元,招工16人。并持续追踪企业反映问题的解决进度及完成情况,构建上下贯通、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企业反映问题整改到位。
完善“新渠道”,实现监管全覆盖
一是丰富投诉渠道。“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后,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打造电话监督、互联网监督、面对面监督、信箱监督、12345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督举报渠道,共收集并解决问题108件,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满意度”评价器,“好差评”专区,评价满意率达100%。构建全覆盖、多角度的评价渠道,全天受理群众投诉。对企业和群众的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及时解决,真正实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二是严格考核问责。做好以评促改,提高服务基层水平。不定期抽查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能力,评比先进窗口。对各窗口人员形成排名,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倒逼窗口工作人员转变服务意识,用拼的姿态、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提高服务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是检验能力作风和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睛雨表”。抓能力作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至关重要,要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桦川营商人的行动准则,要在攻坚克难中展示能力水平、展示思想作风、展示境界格局,用雷厉风行、见底见效的实际行动,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拿出更多的实招和硬招,帮助企业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营造“亲”“清”政商关系,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答卷”换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