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20年度诚信建设暨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来源 :市直-住房公积金中心 浏览 : 发布 :2021-01-08
2020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2020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坚持“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抓好6个专项整治、推进5项改革、建立健全4项制度机制,进一步破解机关作风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以“五细”要求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强本领优环境”主题学习活动。工作亮点频现,优化服务工作在佳话民生等栏目报道;聘请律师,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分别在佳木斯日报和掌上佳木斯进行了报道;记录中心惠民工作的《惠民之光点亮万千广厦》的纪实文章,在佳木斯日报刊登;继续打击“黑中介”骗提骗贷,目前,打击违规骗提住房公积金线索3件,追回骗提公积金 63,000元,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年初以来,公积金中心贯彻落实省、市的各项工作部署,采取非常措施,出台优惠政策,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六稳六保”工作,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抗“疫”第一线做好公积金各项服务,践行公积金人职责使命。按照省、市对疫情期间公积金政策的相关要求,公积金第一时间出台了《佳木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的应急预案》,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组建公积金防疫志愿者服务队,进入社区全力援助东风区的防疫工作。相继又出台了《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住佳积发[2020]1号。一是疫情防控期间各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可以通过佳木斯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方网站、佳木斯市住房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公积金”APP等线上业务渠道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开展不见面,网上办服务。二是疫情防控期间各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关业务,对确需办理的业务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指导使用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公积金”APP等办理相关业务。三是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单位,可以按照规定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或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期限不超过12个月。四是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可以说明情况补缴后,视同正常缴存。五是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其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可以说明情况补缴后,视同连续缴存。六是因疫情影响对提取住房公积金有时限要求的,可延期办理。七是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正常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做逾期处理,免收罚息。为扶持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政策性保障,支持中小微企业,延缓贷款的缴存职工还款等7项相关政策措施。
二、勠力同心、扩大归集面,拓宽制度面。落实“双贯标”打造“四化”服务理念。提高我市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和归集率,保证缴存单位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一是深入企业与职工面对面讲解公积金政策,使单位职工了解公积金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不缴存公积金就是损害自身利益,不缴存公积金将无法享受国家给予的低息贷款等国家利民的好政策,从而促使职工由不了解到了解,由抵触到支持,自发地要求单位维护自己的利益,督促企业单位积极主动缴存住房公积金。二是按照住建部住房公积金“双贯标”及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加强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系统建设平台化、公积金业务标准化、档案管理电子化、财务管理自动化,的“四化”服务理念。我中心于近期升级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收集缴存职工的个人信息,并加以核实完善,截至目前核实完善1100家缴存单位报送个人信息。三是为贯彻落实住建部、省公积金监管处关于大力推广公积金网上业务大厅使用和普及的要求,我中心2018年9月开始试运行网上业务大厅(缴存单位版)到2019年1月正式运行至今,已为850家签约缴存单位免费制作了“密钥”,各缴存单位正在陆续签约。我市《佳话民生》栏目也对公积金网上业务大厅的便民性进行了报道。截至2020年10月,本年缴存14.82亿元,同比增长4.7%;累计缴存总额148.37亿元;缴存余额69.16亿元,新增单位97家,新增职工5781人。完成缴存业务21606笔.
三、砥砺前行,坚持“四零’服务,开辟“互联网+公积金”模式。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把线下办理事项全流程迁移到网上,将政务服务大厅和各办事处窗口的办理事项融进一张网,建成市、县两级连通的标准化综合服务平台,实行“一网通办”,全面实现了从单一事项“最多跑一次”向“一件事一次办成”跨越,在坚持“四零”服务基础上,为办事的缴存职工提供零见面、零材料、零跑路,“三零”服务。截至10月30日,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注册单位1076户,45942 人,缴存单位通过网上营业大厅办理业务31957笔,缴存职工通过手机公积金APP办理业务 37198 笔。
四、简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防范化解重大资金隐患,增值收益额不断提高。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针对群众办事来回跑、环节多、材料多、政府服务效率低等问题对政务流程、方式进行系统化改革。住房公积金的初心和使命是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具体到日常工作中,就是要为缴存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随着“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住房公积金服务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中心的服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信息共享融合是理想的解决途径,中心以大数据为依托,简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创新管理模式,深入践行,“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中心始终把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促进了公积金保值增值。一是树立防范风险意识,严格按流程操作。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对借款人的申请资格、信用等级、偿还能力及抵押物的情况进行认真核查,掌握真实信息,做好贷前调查,针对有缺欠资料、条件不符及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及时与借款人和相关科室沟通,强化受理与复核,明确责任,相互监督,防止骗提骗贷问题发生。二是严格执行内部审计监督责任制。出台《全面开展住房公积金电子稽查工作实施方案》,时时跟踪审计,每季度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告知并督促整改,有效地控制了违规问题“前清后欠”,屡查屡犯的现象发生。三是强化网络硬件设施和综合服务平台安全,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有效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始终都是我们的工作的重点,通过优化网络配置、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升级安全设备软件等工作,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有效提高了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级别,确保中心信息网络无故障、无风险运行。全年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检查10余次,并针对上年信息安全测评结果进行了有效整改,较好的保障了中心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四是严格楼盘准入标准,在降低风险上下功夫。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合作项目签约管理办法》准入楼盘,对恶意逃避或拒绝还贷的借款人,采取当面约谈、电话催收、上门催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加大贷款风险防控能力,依法清收清欠,今年,申请法院执行 7 笔贷款,金额 185 万余元,有效降低了贷款逾期率。准确把握业务资金运作规律,科学预判形势,加强中长期资金分析,实现资金管理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统一,确保资金收益最大化,合理制定资金存储和跨行调配使用计划,前瞻性预测资金未来走势和业务发展形势,截至10月30日,本年发放贷款11.92亿元,同比增长33.75%;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07.42亿元;贷款余额57.52亿元;个贷率83.16%。本年提取11.25亿元;同比增长6.38%;累计提取总额79.21亿元;(其中购房提取2244笔,共1.91亿元)支持购房面积 24.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