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场疫情后的春天
来源 :市直-宣传部 浏览 : 发布 :2021-01-21
全国各地疫情的反扑,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高风险地区从9个,上升到102个。
封城、集中隔离、全民检测,这样的词汇密集地出现在新闻当中。
危机四伏……
目前,佳木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数是零,属于低风险地区,这是多少座城市、多少人群羡慕的一种状态:我们可以自由地进出商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园里锻炼、到菜市场买菜,而疫情下的中高风险地区,地铁、公交停运,学校、娱乐场所关门,人们被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每个人都怀念起自由的美好。
眼下在佳木斯,进入公共场所前、进出小区时、入城卡口处要测温、扫健康码、登记个人信息,从外地返佳要向社区报备,中高风险地区回来要集中或居家隔离。许多人对比平时出行增加的麻烦而感到焦躁,有人开始抱怨、指责,甚至出现了过激的言行,那就看看全国累计在增长的感染人数,以及不断在增加的中高风险地区吧,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能否让你警醒?!
你也许会说:因为疫情,我出门就要戴上口罩,再透气的口罩也会让我的呼吸受限,我不能忍受,请把畅快呼吸的权力还给我。
但你可知道,感染者的一个咳嗽,会导致肺部液体,以约35米/秒的速度,喷溅3到8米。这样的影响范围,在密闭空间,比如办公室、电梯、公交车、火车、飞机舱内,都是可以完全覆盖的。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里面待过的人,放置过的物品,甚至整个空间,都会变成新的传染源。逐层扩大,防不胜防。这就是冠状病毒“飞沫传染”的威力,也是病毒迅速蔓延全国的原因。从这些细节来看,戴上口罩,如果你是感染者,可以有效防止传播病毒,如果你是未感染者,也一定可以有效避免感染病毒。
你也许会说:因为疫情,我不能去洗浴中心洗澡,不能去影院看电影,不能呼朋引伴地去饭店吃饭,我不能忍受,请把生活的品质还给我。
但你可知道,严格的抗疫措施,正是自由生活的保障,个别、局部、短期地牺牲自由,换来的是普遍、整体、长期的自由。正是这些严格的抗疫政策措施,成为抗疫斗争取得决定性成果的重要保证,让绝大多数人在未来的每一天可以自由地出门、乘车、上班、聚餐、看电影。如果片面强调个人自由,最终社会、群体以及个体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你也许会说,因为疫情,我每次出门去公共场所都要测温、扫码,这么烦琐的过程让我很烦躁,我不能忍受,请把通行的便捷还给我。
但你可知道,忠于职守的防疫工作人员一天要重复多少次测温的动作?他们很多人的手腕回家后累得端不住碗,拿筷子的手一直在抖;有些室外的卡点防疫人员手、脚冻得肿成“馒头”样,要揉搓好久才有一点知觉。测温、登记、消杀……每天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动作背后,是每一位平凡人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行动勾画出的全民抗疫最美风景。
你也许会说:因为疫情,我无法去外地看望我的亲友,一年一次的春节团聚被毁掉,我不能忍受,请把探亲的喜悦还给我。
但你可知道,走过城市的街头巷尾,那里坚守着一个个疫情防控卡点的工作人员,他们身后的一栋栋楼、一扇扇暖黄色的窗里,是疫情防控志愿者们期待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唾手可得的幸福,却是他(她)们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冬夜里最强烈的渴望。
……
对现下还能自由生活、工作的人们来说,是否愿意回到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期的状态?这个问题的答案无需赘述。
没错,疫情防控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些许受到了影响,但这只是一段特殊时期经历的起伏:好比坚冰已化,却来了一场倒春寒,但春天总会如约而至的,不是吗?
这个冬天格外寒冷而漫长,疫情如冬,冬去春来,需要每个人的坚持。
所以,何妨把心态放宽一些,坚持自律、忍住寂寞,再过一段时间,公园、街心的迎春与杏花还会在煦暖的阳光下怦然绽放,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但佳木斯却已迎来了又一个破土而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