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运用“四个体系”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来源 :文明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2-04-15
桦川县悦来镇深入贯彻省、市、县委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运用“四个体系”着力推进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为推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突出基层主体、强化领导责任,建立“规范引导”体系。着眼于实现镇、村实践所、站组织体系100%全覆盖和站点建设100%达标的目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7个,其中高标准打造实践站示范点4个,实现100%全覆盖。建立健全组织架构,配备所(站)长、副所(站)长和成员,成立志愿服务队,有序组织参与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突出品牌建设、注重实绩实效,建立“示范引领”体系。立足于“1271”品牌建设,打造一堂(道德讲堂)、两室(文体活动室和图书室)、七队(“七彩悦来”志愿服务队)、一模式(“爱心存储”模式),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等六项重点内容,采取讲、树、治、助、乐、庆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
突出效率变革、紧扣发展目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统筹推动下,建立“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念好管、引、治、纠、评“五字诀”,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点亮乡村文明新风尚,真正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创新机制“管”。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求镇村干部、党员、团员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倡导文明道德新风尚,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宣传教育“引”。积极开设移风易俗专栏、晒文明家风、最美好儿媳、美丽庭院评选等乡风文明建设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利用道德讲堂这一平台将先进事迹宣扬出去,引导广大群众守公序遵良俗,扬新风革陋习。三是专项行动“治”。联合纪委等部门协同发力,通过抓协同、建机制、签承诺、创载体,治理农村“红白事”中超范围宴请、借机敛财、肆意攀比、名目繁多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行为,出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措施,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文明新风尚,有效遏制攀比之风。四是社会力量“纠”。全面推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注重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人员及宗教界人士的模范带头和教育监督作用,不定期发布“红黑榜”。五是组织百姓“评”。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治理、开展百姓宣讲、进行社会监督、抓好道德评议和民风评议,通过群众监督和百姓评议,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赌博迷信等陈规陋习。
突出靶向治疗、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督导考察”体系。依托“爱心驿站”存储模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和倡导文明新风尚等各项活动中来,通过评先评优、红黑榜等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量,使得群众获取爱心积分,用积分到“爱心驿站”兑换礼遇,激励和调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拓展、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