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建设进行时】佳木斯市营商环境局以能力作风促改革优服务助推营商环境晋位争先

来源 :信用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2-06-15

全市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佳木斯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把能力作风建设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与全力建设“六区”、集中打造“八中心”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结合起来,持续推进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深入,打造最有血性、最有狼性、最有德性、最有悟性和最有韧性的营商队伍,全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赶超跨越、争先晋位,为佳木斯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能增效。

强组织推进之本,重部署。以“三个坚持”全面夯实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立足职责定位,科学谋划推进,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全面融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坚持组织引领。组织召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工作会议,迅速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佳木斯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将能力作风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成立了6个工作专班,实行跨领域组队、横向联合、纵向贯通,做到环环相扣、层层促进。坚持思想带动。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制定研讨专项计划,确定了6大研讨课题,组织开展了全国两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3次交流研讨。活化学习形式,先后组织理论学习9次、业务学习4次、业务测试1次,形成了局业务分析库,坚持开展“营商大讲堂”,不断开拓工作思路、拓宽干部视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以思促学、以思促行,以思想破冰,引领广大干部转作风提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能力作风建设的10个方面问题开展深查细照,多层次、全方位分析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化问题20余项。领导班子带头“走流程”,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工作实际,力推进问题整改,建立负面清单,明确整改目标、任务措施、责任分工和整改时限。对能够立即解决的要即知即改,需长期解决的制定计划,限期整改,做到真整改、快整改、实整改。

谋改革创新之策,破攻坚。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机关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标先进、求新求变,以超常规的举措从根本上解决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借鉴桦南县全省首家行政审批局经验,推进基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向基层延伸,启动重点镇“一枚印章管审批”全覆盖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实施赋权工作。截至目前,抚远市抚远镇和寒葱沟镇、桦南县土龙山镇等8个重点镇成立了行政审批办。持续深化集成事项改革。推出第三批20项“点单式”“一件事”服务套餐,通过政务服务一件事系统、设置“一件事”窗口,优化线上线下办理流程,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服务模式。22个部门的49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一窗通办”,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实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工作机制,全市确定了134项适用信用承诺制事项,结合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将承诺制办理环节嵌入网申平台办理程序,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下基层、进网格”。将456项综合受理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实行市区通办;将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贴近民生的116项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及网格办理;将人社、公积金、交管、医保等46项通过各类移动政务服务APP办理的民生事项下沉至网格员指导办和帮代办,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截至目前,为企业群众办理事项2万余件。

行服务便民之举,展实效。坚持将服务质效提升作为机关能力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科技赋能等举措,全力推动政务服务质效大提升,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强化网上服务质效。开发政务服务地图,实现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及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网点地址及咨询电话线上可查。推进全市各级46326项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政务服务网,全市依申请权力事项网上可办率93%,“零跑动”事项占比70%、即办件占比48%、时限压减89%。强化自助服务质效。进一步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功能,实现线上757项政务服务事项可查询、可申报、可办理、可缴费,制作了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自助填单台操作流程图,并开展驻厅导办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截至目前,接待群众1.5万余人次,办理业务6500余笔。强化热线服务质效。按照“即时转办、接诉即办”原则,形成“办理+审核”、“监督+问责”的九步闭环式办理机制。同时与110等紧急类中心初步形成了信息同步、资源共享、问题处置协同办理机制。截至目前,共受理企业群众来电17.3万余通,接通时长12秒以内,接通率97.75%,接听满意率98.5%,办结率为95%。市12345热线入选全省2021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强化助企服务质效。搭建投资者服务之家和民营企业之家,全面落实“领导包保+项目专班+首席服务员”服务机制。截至4月底,市领导包联项目62次,会商会办69次,帮代办43次,解决问题70余个。全市5.7万家市场主体完成赋码,涵盖建筑业、批发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20个行业领域,累计赋码占比超过全市市场主体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