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桦南县以“三强化”促进“三升级” 跑出志愿服务“加速度”

来源 :文明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2-07-21

桦南县突出思想引领,紧贴群众需求,通过强化阵地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资源互通的治理平台、紧贴民心的服务平台、家喻户晓的活动品牌,以“天天见、日日新、不断线”的志愿服务活动彰显文明实践魅力。

强化阵地建设,促进服务体系“再升级”。坚持“制度化建设、项目化服务、常态化活动”工作原则,印发《桦南县全面打造“志愿之城”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全县开展志愿服务提供遵循和方向。聚焦打造“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工作目标,融合各级各类阵地的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基础功能,建立“2+6”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平台,即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指挥平台、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训学校)教育平台以及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服务平台,形成横向倒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服务能力“再升级”。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县级志愿服务总队,分别在乡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村屯(社区)成立设立志愿服务支队、小队,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全县注册志愿服务团队262个,含志愿者3.96万人。利用志愿服务培训学校开设志愿者培训课堂,通过集中辅导、案例分析等方式,教育引导志愿者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目标和深刻内涵,掌握服务技能和方法,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已开展通识培训、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骨干培训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培训26次,培训志愿者1500余人次。

强化品牌建设,促进服务效应“再升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数据”互通互融的工作体系,不断拓展和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内容,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模式,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群众从治理客体向治理主体转变,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目前,已在线上平台发布实施志愿服务800余场次,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同时,以柳毛河镇东华村、育博社区为试点,探索建立“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通过以服务换服务、得奖品、被表彰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