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建设进行时】佳木斯市团市委:以“五个助力”服务发展大局
来源 :信用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2-07-29
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机关能力作风建设攻坚破难推进会议精神,聚焦66项重点突破性工作,坚持“五个助力”,引领各界青年立足自身岗位、服务发展大局,全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
打造青年电商品牌
助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作举措,搭平台、强服务,积极打造青年电商创业新模式。成立青年电商联合会,分别在市大学生创业社区、前进区市民大厦等地建立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青年电商基地,注册电商培训学校,为80余家青年电商企业提供运营场所、职工技能培训、税费减免办理等一条龙服务,助力青年创业和地方增收,截至6月份,已实现利税2100余万元;开办青创咖啡,采用“政府场地+青创品牌+服务青年+辐射周边”运营模式,放大服务、沟通、凝聚、引领综合效能,举办青创沙龙交流、商贸洽谈等活动20场,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建立“线上产品库+线下体验店+直播带货”模式,优选本地106种优质产品纳入“龙青优选”佳木斯产品库,在地下网红商业街区打造绿色农副产品体验店,开展“青耘龙江”电商助农直播活动4场,推动农产品上行,助力农民增收。
发挥青年资源优势
助力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依托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为乡村振兴发展添动力、增后劲。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农业、文体、经济等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家建立“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5个,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深入乡村开展送产业、送技术、送文化活动76次;为农村青年提供电商培训12场,邀请专家讲授视频号运营、农产品销售等专业知识,帮助农村青年转变思路,打开农产品销路;通过融媒体直播形式举办“新青年·助振兴”第二届中国青年年货节黑龙江佳木斯专场活动,同步在大润发、姐妹超市等线下大型商超开展,拓展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构建青年志愿模式
助力网格化服务管理
以做实基层网格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多元化参与为手段,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采取单独建团,联合建支部等方式,在全市社区(村)网格共建立团组织627个,同步建立微信群139个,做好学社衔接融入网格化管理,乡镇(社区)共接收高校毕业生转入团员关系3248名;注册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用好社区(村)建立的421个志愿者服务站,广泛开展孝老爱亲、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社区管理等志愿服务;疫情期间,组织143支青年突击队,3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有序参与全民核酸检测、卡口值班、社区流调排查、防疫物资搬运、隔离点布置等防疫工作145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1000余小时。
强化青年带动作用
助力释放消费潜能
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带动力,带动健康消费,服务经济发展。6月18日,组织培训机构、艺术青年等表演团队深入港龙东方城和东兴城,开展为期2个月的青年音乐节,目前为“爱尚三江”消费节引流1.2万人次;开展后备箱集市,为60余名青年开展汽车后备箱集市提供免费场地,促进夜经济向多元化、多业态发展;鼓励青年主动畅游大街小巷、享受特色美味,成为“月光经济”的带动者,成为文明消费的引领者。
畅通青年实践渠道
助力推进市校合作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展“校地合作”范围和深度,搭建校地青年成长成才实践平台。配合市人才办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连续3年围绕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区域旅游、特色产业等内容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组织41名清华学子走进佳木斯、感受佳木斯、了解佳木斯、推介佳木斯;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联系,对接服务东北农业大学实践团,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富锦市调研学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重走总书记走过的路;持续开展大学生“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原则,帮助536名在校大学生上岗实习,引导大学生增强服务家乡、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