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修复靠前服务解企忧 七地协同跨域合作开新局
来源 :信用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5-07-03
佳木斯市聚焦企业痛点、汇聚区域合力,连续推出创新举措,通过实施“三减无感式”信用修复、构建七地信用修复跨区域协作机制,有效提升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效率,开创了以信用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新局面。
“没想到不用自己跑,信用就修复好了!”佳木斯市某企业负责人惊喜地发现,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全程“零跑腿”。“三减无感式”信用修复,聚焦解决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变“被动等审核”为“主动送服务”,做到“无感修复、有感服务”。所谓“三减”,即减跑动、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行政处罚部门在落实“两书同达”制度基础上,在企业履行完法定义务并经过最短公示期后,主动为其出具信用修复相关材料;政务服务大厅信用修复窗口通过“帮(代)办”方式为其上传信用修复材料,企业全流程处于“无感”状态。“减时间”,市营商环境局将国家要求的5个工作日受理初审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完成,第一时间向国省逐级提交,压缩受理审核时限80%。“减材料”,主动申请修复的企业如出现罚款票据遗失且不便联系处罚部门的情况,可通过“承诺替代”的方式,由市营商环境局将协调行政处罚部门代为补充,助力失信主体快速重塑信用形象,轻装前行健康发展。
在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佳木斯市立足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组团枢纽城市的发展定位,积极推进信用修复跨区域协作互认,联合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七个地级市构建信用修复跨区域协作机制。该机制由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黑河市、绥化市共同建立,通过强化协作,打破地域与部门壁垒,有效破解跨区域信用修复难题。以往,交通运输等失信多发领域企业在办理信用修复时,常因罚款收据丢失、注册地与处罚地不一致等问题,需要联系外地行政处罚部门开具材料,极大影响信用修复效率。协同机制建立后,七地实现行政处罚信息互通共享,彻底打通企业异地办理信用修复的堵点。企业若在协作区域内遇到修复难题,无需返回被处罚地,仅需向被处罚地营商环境部门申请,即可获得材料调取、信息核实等支持,实现信用修复“不出门办理”。今年上半年,佳木斯市协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204条,同比提升129.2%,环比增长61.9%,信用修复效率与企业满意度显著提高。
佳木斯市已与长春市、沈阳市签署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填补了东北三省跨区域信用合作领域的空白。下一步,佳木斯市将持续探索信用修复、“信用代证”、个人信用积分跨省互认机制,更好地帮助企业高效便捷重塑信用,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信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