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男子借口帮友人追求女生,“杀熟”诈骗9万余元
来源 :广州日报 浏览 : 发布 :2020-08-27
遇到心仪女孩,男子陈某展开追求却遭拒绝。朋友童某军"热心"帮忙,陈某信以为真感激不尽。不久后,"心仪女孩"以家人生病、还贷款等各种理由多次通过微信向陈某借钱累计9万多元。
原来,这竟是童某军的诈骗陷阱,他利用软件编造与女孩的聊天记录并发送给陈某,以此分多次诈骗钱财。记者今日获悉,童某军因诈骗罪被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判处刑罚。
编造“聊天记录”,骗走工友9万元!
2019年2月,童某军、陈某和阿玲同在一家服装厂上班,互相认识并添加了联系方式。陈某想追求阿玲,但是被阿玲拒绝了。后来阿玲从工厂辞职,并把陈某的联系方式删除了,童某军知道后表示会帮忙联系阿玲。
2019年5月至10月期间,童某军利用陈某欲追求阿玲的心理,利用软件编造与阿玲的聊天记录并发送给陈某,谎称阿玲家人生病急需用钱、还贷款,委托其向陈某借款,以此分多次骗得陈某9万余元。
童某军被捕后称:2019年6月我的手机坏了,就没有阿玲的联系方式了。聊天记录是我通过一个软件任意编造的,聊天中的微信头像是阿玲之前的照片。借的钱都被我用来还赌债了,阿玲并不知道这个事情,陈某也没有和阿玲联系……
白云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童某军诈骗公民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童某军犯罪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可以从轻处罚。童某军家属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其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综合全案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判决被告人童某军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法官提醒:诈骗分子往往"杀熟"防人之心不可无
经办法官指出,如今诈骗的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诈骗分子在选择对象时很可能会“杀熟”,专门诈骗身边熟人。
此类诈骗分子大多是受害者信任的“兄弟”“朋友”“同事”,假熟人之名行骗,借亲友信任作案,抓住是受害人不好意思拒绝、不容易怀疑的心理,一步步引诱受害者上当。
因此,提醒广大群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心中要时刻紧绷防范诈骗的弦,在与他人发生金钱往来时,务必提高警惕,亲自确认借款或转账要求,谨慎操作,切勿轻易汇款转账。当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发生财产损失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