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高招季,通讯诈骗又来钻空子
来源 :新华网 浏览 : 发布 :2020-08-27
眼下,高招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针对大一新生群体的通讯诈骗事件再度呈现增长趋势,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求学心切的心理,编骗局、行骗术,以谋取钱财。记者从三大通信运营商处了解到,“保送”诈骗钱财、黑客改分数、伪造录取通知书、“高考补助金”转账诈骗、短信链接植入病毒诱骗点击等是不法分子行骗惯用的伎俩,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慧眼”识骗局、揭骗术,谨防上当。
“您好,我是苏州移动的工作人员,这是防通讯诈骗宣传册,上面详细讲了高考后的诈骗陷阱,您可以看看,遇到这类诈骗方式就能提高警惕了!”日前,苏州移动工作人员小杨在太仓高级中学门口,向过往的学生和家长分发防通讯诈骗宣传册。这是苏州移动联合太仓警方,开展的“警企同心,反诈同行,为爱保驾护航”进校园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和家长擦亮眼睛,识骗局、揭骗术。
现场,苏州移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讲解常见的通讯诈骗案例,引导准大学生增强防通讯诈骗安全意识,提升自我安全防护能力。“接下来,苏州移动还将为太仓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每周进行一两次短信群发防通讯诈骗知识,并开放高频骚扰电话拦截、通话卫士等功能,时刻守护学生们的通信安全。”苏州移动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进入暑假后,不但高招的通信诈骗“抬头”,校园贷的诱骗电话和短信也更加活跃。苏州移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客响中心赵振文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将实名办理的通讯卡再转卖他人,获取一定的利益,如果落到不法分子手中,这无疑加大了潜在风险和监管难度。因此,她呼吁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生防诈骗的教育宣传力度,还应加强与运营商、公安部门的联动,对学生倒卖通讯卡的危险行为作出一定处罚。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大运营商都面向用户开通了高频骚扰电话拦截的公益性服务业务。针对高频骚扰电话、垃圾短信、涉诈短信,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拦截。
赵振文告诉记者,以拦截垃圾短信为例,运营商会在设备侧,用技术手段主动识别短信中的关键词,一旦识别到涉诈的敏感关键词,立即采取拦截措施。“我们与公安建立了联动机制,我们会根据投诉平台受理的垃圾短信投诉、骚扰诈骗短信投诉中及时获取敏感关键词,一旦研判是高风险号码,移动公司就将及时关停该号码,同步再将线索报送公安进行进一步处理,而公安也会把高频骚扰电话和诈骗嫌疑电话号码交办移动公司核查真实性和通信行为,研判其是否存在风险,再反馈给公安。”赵振文说,针对花样百出的互联网诈骗手段,运营商也希望与互联网公司建立联动机制,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