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佳木斯城市综合信用排名位列全省第一位
来源 :信用佳木斯
浏览 :
发布 :2021-01-05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发布2020年全国最新城市综合信用排名,我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74名,较2019年上升180位,由2019年全省第13位跃升至全省第1位,树立了“诚信佳木斯”的良好形象。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案例获得全国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成果“服务优化金流奖”;省局多次刊发我市信用工作典型经验。完善制度建设,全面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研究信用工作,主管副市长亲自抓总负责,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项推进,全面发力。制发30余个规范性文件,强化绩效考核,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落实落靠。建设信用平台,全量归集数据。依托市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数据2237万条,全量归集数据,形成全面覆盖各地区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我市“双公示”录入及时率97.41%,位居全省第二。历史数据补录率达96.7%,位居全省首位。实时开展信用修复,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益。目前,已完成失信企业信用修复30项,信用修复1日审核率60.87%,位居全省第二。开展信用承诺,加强事前监管。建立政务承诺、审批替代承诺、证明事项承诺、主体主动承诺、行业自律承诺和信用修复承诺的管理机制。佳木斯市及10个县(市)区已有377家部门作出政务诚信承诺,已归集各类信用承诺数据2万余条,构建起了“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机制,形成了从承诺到监管再到信用信息应用的良性生态循环。依法联合奖惩,强化事后监管。积极构建“共享即惩戒”大格局,全市15个部门出台“红黑名单”认定办法27个、20个部门联合奖惩备忘录36个。完成与政务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信用信息自动核查、自动拦截、自动奖惩、自动监管、自动反馈。截至目前,系统归集联合奖惩对象信息183万条,政务一体化平台共调用“红黑名单”数据3.7万余次,实现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实施信用审批,提高工作效能。建立企业家包容监管制度,综合企业纳税、社会保险、环保、安全等信用情况,对诚信企业实行容缺审批,除必要要件外,对其余要件出具事后补齐补正承诺,先行审批;在市高新区先行试点“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对未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可承诺开业、延时补办,实现“容缺受理”“承诺即办理”,3000余家企业受益。推广“信易贷”,助力企业融资。结合全市“走千企访万户”活动、网格员下社区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目前已有2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41家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已成功授信43笔,授信金额1.83亿元,授信金额位居全省首位。搭建“佳速融”平台,目前,放贷金额13.22亿元,授信630家,授信金额58.1亿元。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诚信氛围。以“信用如金 一诺千金”为主题,开展“诚信佳木斯”主题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10个“县(市)区长谈信用”系列访谈、部门主管领导“共建佳木斯我承诺”等系列活动。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城市个人信用分”为抓手,深入推广“信用+”应用场景,提升市民信用体验“获得感”,营造共建、共创、共享“诚信佳木斯”的信用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佳木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信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