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优秀共产党员——王军
来源 :富锦市 浏览 : 发布 :2021-07-27
王军,现任富锦市水务局驻富锦镇嘎尔当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参与驻村扶贫以来,聚焦精准,攻坚克难,立足实际,帮助嘎尔当村于2017年底彻底退出贫困村行列,用实际行动诠释驻村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一、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基础设施
王军自担任嘎尔当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积极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针对嘎尔当村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的情况,他组织开展农村贫困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助力嘎尔当村人居环境“脱贫”。王军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指导村干部武装活动阵地。组织水务局干部先后两次对嘎尔当村村委会活动室进行维修,利用工作经费制作嘎尔当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并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筹建了“爱心公益超市”,配套物品7000余元,科学设置积分,结合积分兑换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副职教育、政策问答、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营造党建促脱贫攻坚良好氛围。
2019年初,王军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研究提出建立强排站来解决困扰嘎尔当村多年的排水隐患,发挥自身多年水务工作优势和资源优势,邀请省水利测绘专家到嘎尔当村进行调研,经过他和省水利专家的共同研究与实际勘察得出结论,富桦公路以南为西高东低,可在村东侧最低点修建一处强排站,由于排水需穿过富桦公路,利用双向开挖的方法,把村南最低点的水推到村北最高点上,利用坡降把水排出。他带领工作队和村民共同在30天内完成强排站的汇水池、电路、水泵、地埋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减少了雨季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农户的损失。

二、坚持统筹推进,抓实扶贫主业
针对嘎尔当村村里居民以老年户居多,王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进行政策宣讲,通过印制便民联系卡和扶贫政策宣传单的方式,全覆盖走访,累计入户宣传达900余次。为了切实掌握村内贫困情况,王军带领驻村工作队逐户走访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日夜核对数据,建档立卡,最终通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14人,确保精准识别、精准退出。
王军积极抓实扶贫主业,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探索村内扶贫产业。他充分用好30万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创建“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新模式,领办了由村集体占股30%,村民占股70%的嘎达粘玉米合作社。为拓宽村集体和农户的增收路径,又协助村集体成立了村办企业——富锦市众诚劳务服务公司,吸纳村内闲置劳动力,由贫困户负责餐食供应,通过承接维修、搬迁、配送等业务,赚取劳务报酬,按照8:1:1的分配比例,分别用于支付用工薪酬、贫困户薪酬以及村集体增收。

三、聚焦科学布防,防范化解风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王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挺身而出,带领2名工作队员第一时间回村到岗,与村“两委”合议疫情防控方案,针对嘎尔当属于城郊村,人口流动量较大、过往车辆多的复杂情况,他果断封闭入村小路,仅留主要通道,设立卡点,组织6名党员和2名群众24小时值班,对过往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和消毒。
王军在防疫工作的同时,不忘驻村工作主业,坚持防疫和扶贫“两手抓、两不误”。疫情防控期间,道路管控,消费乏力,村内扶贫产业黏玉米加工项目出现了产品滞销的问题,他主动对接电商平台,帮助销售积压玉米产品220箱,为产业项目持续增收开辟了新路径。为村里10户贫困户,代购大棚膜400平方米,辣椒、黄瓜等菜籽共50斤,号召帮扶干部原则上不采取入户帮扶方式,主要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不见面”结对帮扶和服务工作,并对帮扶成效进行检验,坚决防止出疫情期间帮扶断档的情况。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了一名驻村干部的担当作为。